近日,青山实业公司与华友钴业、中伟股份签订高冰镍供应协议。三方共同约定青山实业将于2021年10月开始一年内向华友钴业供应6万吨高冰镍,向中伟股份供应4万吨高冰镍。据公开消息,青山于2020年7月份开始调试试验生产镍含量75%以上的高冰镍,该工艺已于2020年年底试制成功。
中长期供给瓶颈转变
青山实业公司正式官宣这一成果,从产品推出的时间点上看,今年10月份预计将完成对市场的供货,比笔者前期预估要快半年以上。
首先,二级镍完成向一级镍的转化,技术上看,青山体系下现有及未来潜在投产的火法RKEF镍铁生产线,均具备转产高冰镍的能力。以青山的规模,2021年在印尼可生产镍金属60万金属吨,2022年、2023年计划分别增产至85万金属吨、110万金属吨,技术层面讲,这部分产能均具备转产能力。潜在的边际增量如果不锈钢市场无法消化,均可转向镍硫去到下游三元电池,一年超过20万金属吨的边际增长能力,从供给角度看,无疑将极大地缓减未来硫酸镍生产原料的缺口。
此外,青山的调试工艺,技术瓶颈并不高,预计其他印尼在产或待投火法RKEF镍铁生产线,不久之后也将拥有同样的转产能力。从这个角度看,未来火法RKEF镍铁生产线的巨大产能将为创造巨大的镍硫生产能力。换个角度说,前期二级镍与一级镍定价的锚将再度绑定在一起,如果未来矿价与精炼镍价格体系挂钩,整个产业链定价的锚将回归到矿的金属价值,这样来看,未来一级镍与二级镍的内在价差将会收敛。总体上看,中长期供给的瓶颈不再是冶炼,而是回归矿端。
按照青山签署的长协看,第一批试验的转产产能约7.5万金属吨镍,折算成RKEF的生产能力,预计转产的线在7~8条线。按照目前乐观的预估,2021年印尼新增NPI产线或超过54条线。对于NPI供给而言,7~8条线的转产,虽然能一定程度缓减NPI的过剩压力,但这也仅仅“杯水车薪”的作用。
但对于镍盐供给的冲击(中间品+镍硫)影响却会非常大,现阶段全球镍盐的生产能力低于40万金属吨,海外重点项目产量在32万~35万金属吨,且变化相对刚性。转产的出现将突破供给的短期瓶颈,好比在短时间内,“创造”了一个淡水河谷公司PTVI项目的生产能力,这对于镍盐供给而言,将会是较大的冲击。
节奏上看,由于试验到工业化生产及交货,还有半年的时间,所以对实际供需的影响更多将在下半年体现,但对市场预期或情绪的影响立竿见影。
成本优劣势及对湿法项目的潜在影响
参考Vale印尼镍硫项目的成本,季度现金成本均值约6700美元/吨(至镍硫),考虑到淡水河谷公司规模效应及更高的镍矿品位,青山项目预计成本在7000~8000美元/吨,但以青山的技术经验,未来成本肯定有继续压降的空间。镍硫传统报价=镍金属量×LME镍价×折扣系数,初步按照当前的LME镍价及折扣系数,镍硫金属吨的价格在1.55万美元/吨以上,成本按照8000美元/吨算,毛利率为93%以上。如果按照NPI来看,印尼项目成本按照600元~700元/镍点计算,当前国内NPI价格按照1190元/镍点计算,毛利率在70%以上。因此,按照机会成本角度去理解,转化的驱动相对充足。值得注意的是,试验到工业生产仍需要时间,预计在半年以上。
对于湿法项目而言,火法项目的转化打通之后,未来对于电池下游,火法与湿法项目的竞争将会逐步剧烈。湿法项目投资成本极高,但矿成本极低,火法项目则恰恰相反。现阶段来看,某印尼湿法项目对外测算,满产之后,完全成本低于7000美元/吨,如果按照这个成本去竞争,湿法项目比火法项目的成本优势不大。且火法项目建设周期更短,未来湿法项目将面临更大的开发与运营压力。
投资建议
交易层面,青山打通二级镍与一级镍转化,短期可能会使得市场对镍结构性矛盾进行重新评估,今年前三个季度,一级镍短缺或继续存在,但四季度至明年,供需将由短缺向过剩过渡。此外,从远期定价角度,工艺的实现可以将一级镍的成本中枢继续拉低,以镍硫为例,生产成本8000美元/吨,假设短期供需矛盾给到冶炼厂50%毛利,镍硫的内在价值估算至1.2万美元/吨,在将镍硫折算成纯镍,合理价值在1.4万~1.5万美元/吨。参考现阶段镍价运行区间,不考虑宏观预期带来的估值提高,镍价泡沫化倾向并不轻。
宏观继续交易通胀预期,海外政策边际调整前,宏观预期将继续支撑镍价的高估值,基本面角度,下半年镍市将承受NPI过剩与一级镍缺口缩窄双重压力。预计二季度镍价走势或宽幅震荡。
化工危废网声明:此资讯系转载自化工危废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化工危废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